史浩说
导语 阿拉宁波的中秋节,与全国不同,全国各地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宁波人竟自撰历书,定八月十六为中秋节,居然一直延续了下来。那么,为何宁波人的中秋节会比全国各地推迟一天呢?这一习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宁波民间流传的传说。
4、史浩说
有关南宋右丞相、明州人史浩的传说有三种版本:
版本一:史浩误期。宰相史浩是宋孝宗的老师,被封为越王,竹洲是他的花园。每年夏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总要从京城临安(杭州)赶回宁波,与亲属团聚,与民同乐,一起在月湖赛龙舟,赏明月,吃月饼,共庆团圆。据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习俗》载:“史浩从临安返里过节,归途马失前蹄,坐骑受伤,夜宿绍兴,于十六日才到,故百姓也等至此日过节。”
版本二:史浩母诞。史浩侍母至孝,传说他母亲的生日是八月十六,母亲爱看龙舟,于是,每年到她生日,史家要在月湖赛龙舟,以博老母的欢心,附近居民、远道亲友,纷纷前来观赛,史家必备饭菜招待。而每年过中秋史浩只能向皇帝请一天假,若陪父母过中秋就不能再给母亲祝寿。于是史浩想了个办法,把明州的中秋推迟一天,这样,既陪皇帝过中秋,又能转天从临安(杭州)返回老家孝敬父母,忠孝两全,百姓以明州出了丞相为荣。百善孝为先,善良朴实的宁波百姓,纷纷仿效史家的做法,改在八月十六那天过中秋节。从此,宁波八月十六过中秋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版本三:御赐月饼。每年中秋,南宋皇帝总要赏赐一些礼品给重臣及其家属。这一年八月十五,史浩收到皇上的御赐宫廷月饼后,马上派人快马加鞭送回鄞县老家,因路途崎岖,送到已是十六日,于是史府只得把在月湖赛龙舟等与民同乐的庆祝活动都改到了八月十六。为了避免往后几年再出现这样的尴尬,百姓顺水推舟把十六过节的习俗延续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