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仑区非遗地点在哪里?

导语 北仑区有着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编收集了两条非遗路线~里面包含了非遗地址和联系方式~

  一、新碶民间剪纸(传统美术)

  传承人:张其培、胡维波、朱立峰

  传承基地:新碶街道大同股份经济合作社

  北仑“新碶民间剪纸”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剪纸作品讲求写实与变形有机统一,注重装饰与意象化造型,通常以传统题材为主,多用谐音、寓意、象征等方法,以莲花、金鱼、鲤鱼等图案,寓意“连年有余”、“年年有余”;以松柏、仙鹤、仙桃等图案,寓意“松鹤延寿”等。新碶民间剪纸主要分为“花样”、“窗花”、“礼花”和“祭祀花”四种形式。2010年,被列入第三批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址: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中河路8号

  读者公园爱心客厅预约电话:周老师 0574-86785032

  二、灵峰寺葛仙翁信俗(民俗)

  传承人:群体传承

  传承基地:灵峰寺

  灵峰寺葛仙翁信俗也称为葛洪信俗,是以崇奉和颂扬葛洪的医药文化、孝文化、行善立德精神为核心,以浙江各地灵峰山为主要活动场所,以香期庙会、民间习俗和故事传说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以北仑灵峰山为祖庭的葛仙翁信俗是浙江地区最有代表性和广泛性的群众民间信仰,并形成了国内唯一道佛合一的奇特的葛洪祭祀信仰习俗,它保留着最原始多神崇拜和医药崇拜的遗迹,并且有良好道德教育示范。2012年,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址: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街道先锋村

  预约电话:允祥 1665717156

  三、宁波传统儿童游戏(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承人:群体传承

  传承基地:九峰幼儿园

  宁波传统儿童游戏,历史悠久,流传甚广,是一种具有一定形式与规则的嬉戏娱乐活动。它是民间传统文化之苑中的一朵奇葩,也是千百年来民间智慧的结晶。在北仑当地农村,民间儿童游戏流传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它来源于生活,内容广泛、形式简单、取材方便、灵活多变,适用年龄跨度大,体现民族和地方特色,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教育性。2015年,被列入第四批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地址:宁波市北仑区九峰东路71号

  预约电话:陆老师 0574-86910999(寒暑假期间暂停预约)

  四、郭巨抬阁(民俗)

  传承人:汪玉庠

  传承基地:郭巨街道西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郭巨抬阁,是一种将画了浓妆、穿上鲜艳的古代戏剧服装并做出别致造型的数名孩童,置于高架之上,抬着在乡间四处巡游的民间传统民俗活动。其造型别致、气魄宏伟,以条目制作,每阁用八个身强力壮的村民抬行,其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舞蹈、绘画、戏曲杂技等艺术为一身,充分展示了郭巨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郭巨抬阁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渊源大概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是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象征。2015年,被列入第四批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五、响器木偶(传统戏剧)

  传承人:纪昌德

  传承基地:郭巨街道西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流传于郭巨一带的响器木偶由俞明香等人发起创作,后由传四伙、黄金富二人传承而作,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庙会中巡游演出。2011年西门村组建了绝迹60多年的“木偶人响器队,将响器木偶重新搬上舞台。完整的木偶人队伍共有9个,其中1个县令、8个衙役,游行中每人各持一个木偶人,拉动绳子木偶人便会自动敲打响器,表演时各种乐器齐鸣,十分热闹。2015年,被列入第四批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六、车子灯(传统舞蹈)

  传承人:赵信昌

  传承基地:郭巨街道西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车子灯舞,是宁波地区流传甚广并较有特色的灯舞形式之一。一般由两只车子灯成对同时表演,表演时载歌载舞,表达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消灾降福、吉祥如意、向往光明、追求幸福和安宁生活的美好愿望。表演车前,往往有一大头娃娃穿长衫或彩色女装,手拿蒲扇,跳舞造势、逗笑观众。2018年,被列入第五批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七、跳蚤会(传统舞蹈)

  传承人:李根荣

  传承基地:郭巨街道西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跳蚤会,又名跳灶会,系民俗舞蹈,始于清朝乾隆年间,主要分布于北仑柴桥和郭巨一带。该舞蹈节奏短促,舞似跳蚤而得名。跳蚤会的表演形式是男女对舞。男饰济公,女扮火神,意为“济公斗火神”。行会时,两位表演者由粗草绳围成长方形,边舞边唱,唱法类似“小热昏”。表演中,除事前准备的曲调外,还须触景生情,见机应唱,以吸引围观者。舞蹈表演风趣诙谐,轻盈活泼,并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2018年,被列入第五批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八、跑马灯(传统舞蹈)

  传承人:林布安

  传承基地:郭巨街道西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马灯舞是浙江省流传甚广的一大舞种。北仑大碶、白峰、郭巨、梅山等地也广为流传,并将马灯舞称为“跑马灯”、“串马灯”。马灯舞是北仑民间一项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艺活动,它寓意万马奔腾,欣欣向荣。旧时,有新年不串马灯家不发的说法,除夕前每家每户就准备了红包,等着新年来跳马灯舞。马灯舞的演出,使节日增添了热闹欢乐的气氛。由于马灯舞深受当地人们喜爱,故至今流传不衰。2018年,被列入第五批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地址:宁波市北仑区郭巨街道西门村霓虹路93号

  预约电话:林书记 13958326682

  九、传统年糕制作工艺(传统技艺)

  年糕是宁波的传统粮食制品。当地农村过年前,家家户户都有做年糕的风俗。年糕不仅是美食,也有着深刻的饮食文化内涵。“糕”谐音“高”,过年食年糕有“年年高”、“一年高一年”等吉祥之意。北仑地区制作的年糕,主要是以水磨年糕为主。明清时,当地农村制作传统手工年糕已经非常普及。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北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址:宁波市北仑区白峰街道下阳村虾蜡西62号福口乐食品厂

  预约电话:任老师 18958070509

  十、水浒名拳(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承人:傅信阳

  传承基地:梅山学校

  “水浒名拳”始于宋代,盛行于明朝。其集多种武术流派于一身,在最早的沈氏武术技术上融合外来拳术,再加上抗击倭寇的实际需求,传承、演变和发展而来,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拳术种类12套,技巧动作50余个,刀、枪、棍、耙等器械一应俱全,囊括“三十六记”宋江拷、边成、闹天堂、小人十八、洪拳等拳术套路,有着套路系统、风格独特,手法多变、攻防严密,结构紧凑、动作矫捷,技巧多样、姿势独特等特点。2009年,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一、梅山舞狮(传统舞蹈)

  传承人:沈海迪

  传承基地: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狮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狮子舞是我国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舞蹈。北仑的狮子舞以梅山的红毛狮子称著。它的源起,相传与清代浙东沿海贼盗猖獗有关。缘于此,梅山的红毛狮子张口、露牙、瞪眼,模样特别凶猛,加上舞狮人都有武艺,舞姿勇猛无比。现在梅山舞狮的表演形式以“采青”和“踩梅花桩”为主,其中“踩梅花桩”在传统醒狮表演技艺的基础上,将杂技、武术、技巧、舞蹈等融于狮舞艺术之中,整套动作十分惊险,观赏性极强。2010年,被列入第三批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址:宁波市北仑区梅山里岙沈家祠堂

  预约电话:沈老师 0574-86788702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本地宝,在对话框回复【非遗】获取北仑区非遗项目参观游玩路线、非遗项目、游玩方式!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